有愈來愈多的實證研究指出,「愛的關系」深具醫治性,不但能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而且能促進身心健康。然而在高度复雜的現代社會中,若想建立持久,有意義之「愛的關系」,我們就不能不了解,人心最深之處的一种心理歷程,那就是「依附」(“Attachment〞)。人間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現象,例如﹕為什么有些人心中深愛著某個人,但是當那人來接近時,明明心中喜歡,卻身不由己地 一些莫名其妙的行為去處罰對方,把對方推開? 人間的愛与恨 為什么有許多人跟朋友相處時毫無問題,但一進入愛情或親子關系就問題百出? 為什么許多開朗,快樂,自由,獨立,充滿信心的單身男女,一旦進入愛情關系就變得依賴,無助? 為什么許多人一旦有了外遇,立時對原配心如鐵石,冷若冰霜,而對第三者卻柔情似水,愛怜有加?并在幻象中把原配丑化為迫害自己的惡魔,卻把第三者极度美化, 當成全然善良美好的天使? 為什么許多被丈夫毆打的婦女,明明有獨立謀生能力与充份的社會支持,卻宁可忍受身心的凌辱与虐待,卻不愿逃离? 為什么許多施暴者,在對方決心离開時,不但不放她們走,反而變本加厲,加緊心理操縱。更過份的是最后連暴力也控制不了她們時就下手加害? 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關系是親子關系的延伸,愛情往往使人退化回三歲以前的心理狀態,上述這些在親密關系中常見的現象,其實都是可被了解的依附行為。學習「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能幫助我們對人間最深的愛与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能預測与處理各种依附行為。 了解依附理論 人生中有許多風浪,每個人都需要有安全的避風港。當我們生命中遭遇危難之時,都需要身旁有安全的依附對象,讓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心靈能得撫慰与鼓勵,在惊濤駭浪中仍勇往直前。 依附理論由Dr. John Bowlby(約翰鮑比)所創。他在當駐院醫師時,注意到一位因病住院与父母分离兩周的小女孩在這一段短短時間內行為所產生的急劇變化。他把這些行為詳盡地記錄下來,結果當他把這篇論文在美國醫學年會發表時,他的醫生執照差一點被吊銷,因當時的人不相信与依附對象分离,對人的行為會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然而后來接二連三的實證研究卻證明了鮑比的真知卓見,依附理論在今日也成為要了解人類行為与從事心理治療時最重要的一個理論。 一個好的理論,不但能幫助我們了解行為,也能幫助我們預測行為。后來,鮑比的學生,Mary Ainsworth与Mary Main的實證研究,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依附理論之精髓。Mary Ainsworth在實驗室中,觀察母親們与她們一歲大的嬰儿之間的互動。她創造了所謂的Strange Situation(奇异情境)故意使嬰儿焦慮, 從而了解人類各种不同之依附型態。 她的作法十分簡單,在一個有玩具的陌生房間內,先讓母親与她一歲大的嬰儿玩一陣子,然后請母親离開房間,研究者觀察嬰儿的反應,最后請母親再進入房間,再度詳細記錄嬰儿對母親去而复返之反應。結果,她發現了四种不同之依附型態。 四种依附型態 (1)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 這樣的孩子在母親离開,讓他/她單獨留在這陌生的情境時,孩子會焦慮,甚至會哭。過了一陣子,孩子會漸漸安靜下來,當母親回來時,孩子張開雙手,期待被母親抱。母親一抱,他就滿足地在母親怀中安靜下來。過一陣子,他會再度去探索他的玩具世界。當實驗者在孩子家中觀察母子互動時,發覺通常安全型孩子的母親,都十分稱職。她們有十分敏銳的心,懂得适切地滿足孩子身心的需求,需要被撫慰就安撫,需要空間去探索就給所需的空間。在這樣安全的依附情境中,孩子能發展出安全感,也漸漸學會在焦慮時自我撫慰。 (2)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開時好像沒有什么反應,英文說“They are as cool as cucumbers〞(看起來像黃瓜一樣的涼)。事實上,當研究者在這些孩子身上裝上生理反應回饋測儀時, 發現這些表面上若無其事的孩子,心里焦慮的程度更甚于安全型的孩子,只是他們學會壓抑、否定,并隱藏自己痛苦的情緒。這些孩子在母親回到房間時,并不像安全型的孩子會迎向母親,他們不會伸手要母親抱,也不期望母親會抱他們。 給予愛的回應 研究者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在正常情況下,親子彼此都會向對方發出「愛的邀請」,即使是出生不久的嬰儿,也會用各樣的聲音,動作与神情來激發父母的微笑与各种愛的回應。 臨床上有一個重要的研究叫做“Stiff Face〞(朴克臉)研究,發現,如果叫父母刻意板著臉孔,在嬰儿用各樣神情,聲音向父母發出愛之挑逗時,刻意使自己面無表情,不做任何回應,如此,嬰儿平均在發出八次不得回應之愛的邀請之后,就變得憂郁、絕望,不再嘗試發出愛的邀請,也不期望從父母身上得到愛的回應。 研究者到逃避型孩子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他們的父母,可能因為事業繁忙,自身患有憂郁症或有其他情緒問題,平均起來較不會回應孩子所發出的种种「愛的邀請」。 愛就像食物与養料一樣,沒有它人就無法正常成長,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得到充分的注意力。臨床上發現若母親患有產后憂郁症,無法在嬰儿發出邀請時給予愛的回應,對嬰儿的身心會產生不良影響。所幸臨床上也發現,在這些憂郁的婦女中,只要她們的丈夫能一天三次、每次十五分鐘替她們按摩,在短短几個星期之后妻子的產后憂郁症就減輕了百分之六十。同樣的,如果對早產儿施以一天三次的按摩,短短十天之后,他們的体重平均比未受按摩的早產儿增加47%。我相信這些妻子与早產儿在接受按摩時,不只在身体上覺得舒适,她們的心中也會感受到愛,由此可見愛的力量与醫治性。 (3)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開時放聲大哭,放下手邊玩具,緊追母親不讓她走。母親离開后他無法安靜下來,也無心再玩。母親回來時,他馬上跑向母親,一面要母親抱,一面又打母親,生她的气。被母親抱在怀中,過了許久仍無法安靜下來。最后又回到地上玩耍時,他不像安全型的孩子能專注、放心地玩,他會一直看著母親,生怕什么時候母親又溜走。 研究者在這一型孩子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這一型的父母雖愛孩子,他們的情緒卻較不穩定,對孩子的反應也不一致,多變而難以預測。例如,當父母心中寂寞、焦慮時,則不管孩子當時是否需要心理空間,父母會黏著孩子;但若當父母陷入自己低潮的情緒之中時,則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他們也不給孩子注意力或愛的回應。在這樣不穩定的心理環境之中,孩子較容易變得焦慮不安。 (4)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去時惊惶失措,但卻不像逃避型的紋風不動,也不像焦慮型窮追不舍,他們沒有應變策略,僵在那里不知要追母親或是不追。母親不在時,他們無心探索玩具世界,母親回來時,他們也不知對母親該怎么辦,該親近她還是逃避她。有個孩子在母親回來時,站起來,雙臂張開要母親抱,但雙腳卻不由自主地向后退避。這是一副极為傳神的圖畫,刻划出孩子內心強烈的沖突。對他而言,母親同時是他快樂与痛苦的來源,不親近會孤單,一親近卻受傷,心中极需要母親的愛,但那樣的愛中卻帶有那么大的痛苦。沒有母親(或愛的對象“Love Object〞)活不下去,有了母親卻要忍受痛苦,于是他在兩難之中不知所措。這樣心理受創的孩子大多來自暴力或病態家庭(例如亂倫,身、心或性侵犯的虐待等等),家中充滿痛苦与心理威脅。 幼年影響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