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集了近年来中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在教育下一代问题研究上获得的心血和精华。侧重研究了孩子的德育和智育的深层次的教育问题。 智力与成才 By Admin on Friday, October 28, 2005 (EST) 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在20 世纪初,用智力测验选出超常儿童一千五百余名,平均智商为151,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追踪研究。 追踪30 年后,当他们进行总结时,发现有的智商很高的儿童成年后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于是,他从男性受试者中,选出成就最大的150 人和成就最小的150 人进行比较。这两部分人在小学时成绩差不多相等,初中以后开始分化。分析资料差别不在于智力,而主要在个性品质方面,尤其是表现在四种意志品质上更为明显,也就是说,成就最大的那部分人具有自信、谨慎,有坚持性及胜过别人的愿望,由此,特曼得出结论:智力和成就之间远不是完全的相等。 根据一些研究资料,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点,主要可概括为: (1)有强烈的好奇心、惊人的探究愿望; (2)非常自信,有独立见解; (3)敢于冲破旧传统,对权威性观点喜欢质疑,不怕风险和非难;(4)喜欢解难题,常为复杂和神秘的事所吸引; (5)有广泛的兴趣,精力充沛,钻研起来专心入迷等等。同时一些资料还指出,有一些消极的个性特点,制约人们发挥创造性,防碍他们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抹杀了他们智高与天份。而这些消极的或积极的个性特点的形成,大都在童年或青少年,可见为人父母的责任的重大。 提高幼儿智力的妙方 By Admin on Friday, October 28, 2005 (EST) 为人父母想不想让自己幼儿的智力提高呢?三军总医院特别提供四项可行之道。 三总小儿科部医师表示,根据专家研究报告,每个幼儿能借父母的遗传,获得日后可能达到最高发展的潜在智能,至于是否能达到最高发展的阶段,就依赖于四周环境是否能给予充分的智力刺激或作用而定。依专家意见,下列的方法将有助于幼儿智力的提高。 1、提供幼儿开放而温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幼儿勇于表达,而解除其过多的焦虑与压力,在身心安全、尊重温暖的环境里,往往可使幼儿的头脑变得更灵敏。 2、建立父母适合的期望──“角色期望”不仅有自我应验的作用,而且往往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形态,适合的期望,可以激励子女奋发努力,发挥他们的潜能。 3、让幼儿从游戏中学习──游戏往往是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一种最佳学习方式。 4、培养幼儿的思考与创造力──图画书、玩具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幼儿思考与创造力的好素材。父母不妨为幼儿提供或设计一个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来刺激幼儿的心智发展。 智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By Admin on Friday, October 28, 2005 (EST)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一直到他们成年,并把观察研究的结果著书名为《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他的基本结论是,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他认为,如果把17 岁时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 年他已获得50%的智力,到8 岁已获得80%,从8 至17 岁只获得20%。许多研究机构也得出了与布卢姆基本相同的结论。有人进一步提出:2到3 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4 到5 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学习外语应从10 岁以前就开始;而弹钢琴必须从3 岁开始,拉小提琴必须从3 岁开始,否则难得精髓。 如果错过了言语、听觉和运动区域的大脑神经细胞发育的关键时期,再来开发智力就没什么指望了。巴拉圭亚鸠的原始部落,以蜂蜜为食,整年随蜂群到处迁移,他们除了一些基本的呼救或其它声音符号外,几乎无语言可言。法国人种学家维拉尔在巴拉圭研究圭亚鸠部落时意外地找到并收养了一个被部落遗弃的2 岁女孩。20 年后,这个女孩除了肤色外,与周围的女人没有任何区别,除了法语之外,还会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几年后,又成了里昂大学的一名人种学女教师。如果这个女孩子没有被领回去进行智力培养的话,她也只能像圭亚鸠部落的人们一样以蜂蜜为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声音符号。…
Category: Articles 文章
孩子一生的阅读计划
给孩子富饶的精神土壤 本书分0-1岁,1-3岁,3-6岁,6-12岁,12-15岁,15-18岁六个阶段指导孩子读书计划,有以下特点: 1、注重读书的序列,循着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给孩子由浅入深的读书指导。 2、着重读书的整体,从文学、美术,到天文、地理、数学、生物,及至历史、哲学等全面展开。 开始阅读(Complete Book in PDF: 3M)
印象和印痕—儿童教育的反省
印象(impression)和印痕(imprinting)二词含意相近,但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用法略有迥异。印象常是指人在生活行为中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留给别人脑海中的影像,便于回想、反省、再思和追忆。这些影子虽未必与事实完全相同,但总会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触及了别人的感官性能或神精系统,在人的心思里留下了感受或感官余波。这些感受都会很微妙的赊存在人的忆思库房中,日后一旦稍有刺激,就会借着联想反应重新出场,影响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认定给人第一印象是何等的重要。 印象(impression)和印痕(imprinting)二词含意相近,但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用法略有迥异。印象常是指人在生活行为中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留给别人脑海中的影像,便于回想、反省、再思和追忆。这些影子虽未必与事实完全相同,但总会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触及了别人的感官性能或神精系统,在人的心思里留下了感受或感官余波。这些感受都会很微妙的赊存在人的忆思库房中,日后一旦稍有刺激,就会借着联想反应重新出场,影响情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认定给人第一印象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印象在感观深浅的程度,因着追想、忆思和联想频率的多寡加深巩固或逐渐模糊、淡忘或转态变形。人给人的印象无论多么重要、深刻,全受制于当局者的思考和追忆运作。换句话说,当局者可以借着自己的思维,私自修饰改形。因为印象全属于当局者。印象中的人物对自己所给人的印象一旦给予了,就如同卖出作品的画家,作品一旦卖出只得让人处置与摆布!为这缘故,我们给人的印象虽然重要,但其意义和作用全是被动。为此,对人所给我们的尊崇或误解,我们不应太过在乎。 印痕虽常被视为印象的同类,只是较印象更为深刻。若进深一层的分析,二者却是大不相同。印痕这个概念在教育及心理学的研究中,起始于意外和特殊的发现。 由于观察鸭子的生活,发现小鸭子出生时有一种特别的现象,就是当小鸭子破壳而出的那一剎那,它所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影子即刻被它认定为照顾它的母亲。它也就会死心塌地、本能的跟定了这影子的个体。这个体不论是什么:母鸭、公鸭、鸡、犬、牛、羊、人或任何东西,都会被小鸭子认定是它的母亲。在小鸭幼弱未能独立前,这物体是眷顾、保护、供应的表征。这影子有如烙印,不能去除也不能磨灭,是其生存绝对的障和导向。难怪有时我们会看见一群小鸭子在主人面前,跟进跟出。教育和心理学把这个现象叫做印痕。 我们对小鸭子的观察是一种自然现象,小鸭子印痕的产生,对影子的个体是无意,在小鸭子却是本能,但对教育及心理学家来说这提示了一种教育方法的可能。在不断的试验和观察中,证实了印痕在教育学上的作用和价值。 虽然印痕在人的生命经验中不会像小鸭子那么简单,但从印痕的产生过程和实际应用中,我们诚然可以在儿童教育中尽些力量来影响和促进教育的果效。特别是在幼童的成长时期,父母、家庭成员、学校社区在孩童心灵里有意无意的影响竟会是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痕。 在此我们看到印痕优于印象的几个特点: 1. 印象可以有意无意,但印痕虽可有意无意,教育学上竟然是可以刻意,更可以策划雕塑。 2. 印象中当局者是被动中的主动,当局者可完全操纵印象的记忆,联想和替换;在印痕中当局者一般是主动中的被动,身上无可奈何的带着这个烙痕和印记。印痕印记的意义可重新诠释,但烙痕印记的事实从不改变。 为这个缘故,人所留给人的印象好坏虽然颇为重要,但比起印痕则相差尚远。人虽以印象来影响人,也在印象中受人的影响,但竟是印痕,一旦烙上了必然不会消失灭迹的提醒人、影响人。虽然许多时候印痕会好印象一样的是无意的烙在人的思想和生命中,但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说,蓄意的印痕是绝无不可,它更是教育的良工利具。印痕的作用将受烙的当局者微妙的置于主动的被动中。印痕会不时的刺激,提醒和鼓励当局者。难怪使徒保罗会哀叹「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也会赞叹说:「然而我蒙了怜悯」(提前1:15)因为「我如今成了何等人,是蒙了神的恩而成的」(林前15:10),这些都是印痕果效所致。 印痕有如幼树干上的刻图,小牛身上的烙记,这些都会是日后参天大树,多产母牛生命历史的轨迹。印痕常会随着生命的脉络无声的喘息、陈述主人的良苦用心。父母谆谆的告诫,苦口婆心的提醒,忍耐的教导和示范,会如文化效能中的影印(inculcation),在孩子的心灵思想中烙上了不能磨灭的印记。 所以作为父母师长的人,让你的行为、动作、谈吐、习惯、观点价值、信仰立场不但留给子弟良好的印象,更应蓄意用心的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烙下深刻的印痕。此外更应谆谆善诱,恒忍坚定,将神的真道借着教导和示范,偕同你的善良、恩慈、温和、柔顺、慷慨、体恤、雅致、等高尚品德都可烙在孩童的生命中。因为智能人的言语,好象刺混,会中之师的言语又像钉稳的钉子(传12:11),刺棍和钉子不但规范了人的行为,更是借着留下的印痕延续了影响的力量。因此智能人说:「教养孩童, 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必不偏离」(箴言22:6)。 作父母的常会问「应当留些什么给儿女呢?」 其实当儿女长大的时候,他们的成就一般都会比父母更远更大。父母若真想留些什么儿女的话,那就留些印痕吧!真道的印痕,品德的印痕,生命的印痕将是你给孩子的宝贵恒久产业。有一天当孩子长大远走高飞时或你百年之后,这些印痕可就是取代你陪伴孩子的良朋益友。那时,他不单可借着这些印痕想到你,想到你作了什么,也想到你为什么那么做,想到你的为人,想到你的良苦用心。那时,你就是不在了,你的存在仍是借着这些印痕,时隐时现的陪伴着你所爱的孩子走那当行的道,以”父”的事为念!(路2:49)
好父母好孩子
荟萃了卢勤30年家庭教育思想精华,作者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 ,阐述了教育孩子的艺术、“成长科学”的规律。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心态、责任感、爱心、意志力,培养少年儿童早期思想、品德、情感及良好行为习惯,素质教育如何配合学校和社会在家庭中开展等问题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概括出家庭教育面临的三大渴求、孩子成长的五个需求、家庭和谐呼唤三个善待、帮孩子开发六大财富,以及“施爱八法”“沟通九招”等。 第一章 认识我们自己 (摘选) By 志忠 on 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EST) 走出心理误区–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年轻妈妈的心理误区剥夺了孩子宝贵的童年。年轻的妈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从而残酷地扼杀和剥夺了孩子自己的兴趣要求,致使今天生活富足的孩子生活并不快乐。 有一次,“知心姐姐接待日”开展了营养咨询活动,请了首都各大医院20多位营养专家,专为儿童中的“小胖子”、“小瘦子”咨询。 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来咨询,她问专家,她的女儿为什么这么瘦?专家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一个星期天要上三个“兴趣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美术。小女孩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专家结论:孩子太累了。星期天要休息好,不能总是学习。 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 我们说,今天的孩子头上压着“六座大山”: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一人一座山。每个人都把这唯一的孩子看成掌上明珠,每个人的期望值都很高,每个人都在加码。 孩子很累很累。家人的期望,变成了孩子头上沉重的负担。 为了圆爸爸妈妈“上大学”的梦,为了不叫父母在人前“没面子”,家里的书桌变成了课桌,温暖的家庭变成了严肃的课堂。 我曾在一所小学搞过调查:“小学生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无论是学习差的,还是学习好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作业太多,我们没有玩的时间!” 孩子们的作业堆积如山,有的孩子写到晚上10点,作业还没有写完。因为,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有妈妈的A卷,爸爸的B卷。 许多孩子做作业爱磨蹭,为什么呢?有个男孩曾对我说:“我不能赶快写,写完了以后,还有妈妈爸爸的作业呢!我就得磨,一篇作文从早上写到晚上,他们就没办法啦!” 年轻的妈妈也很累很累。除了上班、做饭、洗衣服,还要天天晚上“陪读”,看着孩子写作业。 有份材料曾对“家庭课堂”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孩子看书看累了,想出去玩一玩,妈妈会说:“没出息,傻玩能考上大学?没有文凭,怎么找工作?” 孩子困了,眼皮直打架,妈妈马上递上一杯“雀巢”或一支“蜂王精”,鼓励孩子连续作战。 孩子想看看动画片,妈妈的脸拉得老长。“不行,全家人为你都不看电视了,你还好意思看?” 就这样,在妈妈的统一调度下,全家人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整天做事轻手轻脚,说话小声小气。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非要孩子爬上象牙塔尖不可。 一天两天,孩子认了;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忍了;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压、压、压,终于悲剧在孩子身上发生了。 一个5岁的男孩,因母亲逼着他学弹琴而把自己的手指弄断;一名北京女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跳楼自杀;一名南京大学生,妈妈爸爸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夫妇俩一心想让这唯一的孩子出国深造,于是从小学到大学,天天看着儿子学,逼着儿子学,不给儿子一点自由,儿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忍无可忍,就在过22岁生日那天,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的妈妈和爸爸! 失去的梦,是找不回来的。 我们不能用自己过多的欲望,去扼杀孩子的童年。 失去了童年,会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不幸。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呢? 我们当妈妈的,是不是应该认真想一想呢? 走出教育误区–不当“鸡妈妈”(1) By 志忠 on 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EST) “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由于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许多年轻妈妈产生了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 年轻妈妈就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整天提心吊胆,不敢离开半步,生怕失去自己唯一的“宝贝”。不知不觉,步入了教育的误区。 于是,母爱变成了三点水加一个“弱”字的“溺”爱,母爱变成了“母害”。 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代替型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她们怕孩子累着,亲自出马上阵了。当有人问一位年轻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孩子去参加活动,家长陪伴的阵容十分吓人。某大报曾登出一张小学开运动会的照片,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照片题目是:是谁在比赛?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爸爸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有一天,男孩子买了两瓶七八十元一瓶的香水,一瓶送给年轻的女班主任;一瓶由教学楼的一层洒到六层,又从六层洒到一层,说是为了“美化环境”。在他们班里,没有一个同学没喝过他花钱买的饮料;选中队干部时,没有一个人不投他的票。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远在国外的父母好像觉得,用钱可以弥补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不是爱孩子。…
父亲–无可代替的男主角
问:我常听说“母亲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无可代替的主角“。那么父亲呢? 答:年前有家卡片商,想在母親節做點特別的事。他們到一所監獄裡,擺了一個攤位提供免費服務,讓每位想寄卡片給母親的人,都可以實現願望。結果大排長龍,供不應求。 父子之間 由於這個活動如此成功,他們決定在父親節時如法炮製,不料這次卻沒有任何一位受刑人想要送父親節卡片給父親,甚至於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現在在哪兒?是什麼樣子?這是多麼令人震撼的悲劇! 有一次,我和一家大建築公司的老闆談話,他曾經雇用成千上萬的員工,我問他:「當你要雇用員工,特別是男性員工時,你所注意的是什麼?」 他說:「我會看這個人跟他的父親的關係如何。假如他感到有位關心、愛護他的父親,並且也敬重他父親的話,他很可能成為一名好員工。」 然後他又說:「我不會雇用一位叛逆、不聽父親話的孩子,因為他在跟我的相處上也會發生困難。」 各位父親們!千萬不要低估了你對兒子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父女之間 當然,父親的角色,對女兒也同樣的重要。 我曾經聽過一位父親描述:當他將心愛的女兒,交給她所愛的男士時,覺得好像正在將一把名貴的小提琴,放在一頭大猩猩手裡。 我想許多父親都有同樣的擔心,因為現代的社會潮流,已經失去對女性的尊重和禮遇,充斥市面的色情影片和刊物裡,盡是貶低女性人格的描繪。流行的熱門音樂,也常用嘲弄女性的辭句。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這些都會影響那些年輕的男孩對待女性的態度。 我很欣賞一位朋友別出心裁的解決之道。他自女兒七歲時就與她單獨約會,每幾個月就帶她出去吃頓飯,或是看一場她所喜歡的電影,在每一次的相處裡,他都用彬彬有禮的紳士態度來對待女兒。 小女孩長大了,開始與別的男孩約會了。她早已知道所應當期盼的是怎樣的情形。 互敬互重 我認為父親也應該藉著在日常生活中對太太的尊重來教導男孩子們如何尊敬女性。這種對孩子母親尊敬的態度,絕對會正面的影響我們的兒女。 我深信在男女的互動中,「尊重」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父母們,讓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來教會這些男孩女孩如何彼此尊重。 答問者杜布森博士(Dr.James Dobson)為兒童發展心理學家。
探索爱的变貌 (黄维仁博士)
有愈來愈多的實證研究指出,「愛的關系」深具醫治性,不但能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而且能促進身心健康。然而在高度复雜的現代社會中,若想建立持久,有意義之「愛的關系」,我們就不能不了解,人心最深之處的一种心理歷程,那就是「依附」(“Attachment〞)。人間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現象,例如﹕為什么有些人心中深愛著某個人,但是當那人來接近時,明明心中喜歡,卻身不由己地 一些莫名其妙的行為去處罰對方,把對方推開? 人間的愛与恨 為什么有許多人跟朋友相處時毫無問題,但一進入愛情或親子關系就問題百出? 為什么許多開朗,快樂,自由,獨立,充滿信心的單身男女,一旦進入愛情關系就變得依賴,無助? 為什么許多人一旦有了外遇,立時對原配心如鐵石,冷若冰霜,而對第三者卻柔情似水,愛怜有加?并在幻象中把原配丑化為迫害自己的惡魔,卻把第三者极度美化, 當成全然善良美好的天使? 為什么許多被丈夫毆打的婦女,明明有獨立謀生能力与充份的社會支持,卻宁可忍受身心的凌辱与虐待,卻不愿逃离? 為什么許多施暴者,在對方決心离開時,不但不放她們走,反而變本加厲,加緊心理操縱。更過份的是最后連暴力也控制不了她們時就下手加害? 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關系是親子關系的延伸,愛情往往使人退化回三歲以前的心理狀態,上述這些在親密關系中常見的現象,其實都是可被了解的依附行為。學習「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能幫助我們對人間最深的愛与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能預測与處理各种依附行為。 了解依附理論 人生中有許多風浪,每個人都需要有安全的避風港。當我們生命中遭遇危難之時,都需要身旁有安全的依附對象,讓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心靈能得撫慰与鼓勵,在惊濤駭浪中仍勇往直前。 依附理論由Dr. John Bowlby(約翰鮑比)所創。他在當駐院醫師時,注意到一位因病住院与父母分离兩周的小女孩在這一段短短時間內行為所產生的急劇變化。他把這些行為詳盡地記錄下來,結果當他把這篇論文在美國醫學年會發表時,他的醫生執照差一點被吊銷,因當時的人不相信与依附對象分离,對人的行為會造成如此強烈的影響。然而后來接二連三的實證研究卻證明了鮑比的真知卓見,依附理論在今日也成為要了解人類行為与從事心理治療時最重要的一個理論。 一個好的理論,不但能幫助我們了解行為,也能幫助我們預測行為。后來,鮑比的學生,Mary Ainsworth与Mary Main的實證研究,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依附理論之精髓。Mary Ainsworth在實驗室中,觀察母親們与她們一歲大的嬰儿之間的互動。她創造了所謂的Strange Situation(奇异情境)故意使嬰儿焦慮, 從而了解人類各种不同之依附型態。 她的作法十分簡單,在一個有玩具的陌生房間內,先讓母親与她一歲大的嬰儿玩一陣子,然后請母親离開房間,研究者觀察嬰儿的反應,最后請母親再進入房間,再度詳細記錄嬰儿對母親去而复返之反應。結果,她發現了四种不同之依附型態。 四种依附型態 (1)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 這樣的孩子在母親离開,讓他/她單獨留在這陌生的情境時,孩子會焦慮,甚至會哭。過了一陣子,孩子會漸漸安靜下來,當母親回來時,孩子張開雙手,期待被母親抱。母親一抱,他就滿足地在母親怀中安靜下來。過一陣子,他會再度去探索他的玩具世界。當實驗者在孩子家中觀察母子互動時,發覺通常安全型孩子的母親,都十分稱職。她們有十分敏銳的心,懂得适切地滿足孩子身心的需求,需要被撫慰就安撫,需要空間去探索就給所需的空間。在這樣安全的依附情境中,孩子能發展出安全感,也漸漸學會在焦慮時自我撫慰。 (2)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開時好像沒有什么反應,英文說“They are as cool as cucumbers〞(看起來像黃瓜一樣的涼)。事實上,當研究者在這些孩子身上裝上生理反應回饋測儀時, 發現這些表面上若無其事的孩子,心里焦慮的程度更甚于安全型的孩子,只是他們學會壓抑、否定,并隱藏自己痛苦的情緒。這些孩子在母親回到房間時,并不像安全型的孩子會迎向母親,他們不會伸手要母親抱,也不期望母親會抱他們。 給予愛的回應 研究者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在正常情況下,親子彼此都會向對方發出「愛的邀請」,即使是出生不久的嬰儿,也會用各樣的聲音,動作与神情來激發父母的微笑与各种愛的回應。 臨床上有一個重要的研究叫做“Stiff Face〞(朴克臉)研究,發現,如果叫父母刻意板著臉孔,在嬰儿用各樣神情,聲音向父母發出愛之挑逗時,刻意使自己面無表情,不做任何回應,如此,嬰儿平均在發出八次不得回應之愛的邀請之后,就變得憂郁、絕望,不再嘗試發出愛的邀請,也不期望從父母身上得到愛的回應。 研究者到逃避型孩子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他們的父母,可能因為事業繁忙,自身患有憂郁症或有其他情緒問題,平均起來較不會回應孩子所發出的种种「愛的邀請」。 愛就像食物与養料一樣,沒有它人就無法正常成長,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得到充分的注意力。臨床上發現若母親患有產后憂郁症,無法在嬰儿發出邀請時給予愛的回應,對嬰儿的身心會產生不良影響。所幸臨床上也發現,在這些憂郁的婦女中,只要她們的丈夫能一天三次、每次十五分鐘替她們按摩,在短短几個星期之后妻子的產后憂郁症就減輕了百分之六十。同樣的,如果對早產儿施以一天三次的按摩,短短十天之后,他們的体重平均比未受按摩的早產儿增加47%。我相信這些妻子与早產儿在接受按摩時,不只在身体上覺得舒适,她們的心中也會感受到愛,由此可見愛的力量与醫治性。 (3)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開時放聲大哭,放下手邊玩具,緊追母親不讓她走。母親离開后他無法安靜下來,也無心再玩。母親回來時,他馬上跑向母親,一面要母親抱,一面又打母親,生她的气。被母親抱在怀中,過了許久仍無法安靜下來。最后又回到地上玩耍時,他不像安全型的孩子能專注、放心地玩,他會一直看著母親,生怕什么時候母親又溜走。 研究者在這一型孩子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時,發現這一型的父母雖愛孩子,他們的情緒卻較不穩定,對孩子的反應也不一致,多變而難以預測。例如,當父母心中寂寞、焦慮時,則不管孩子當時是否需要心理空間,父母會黏著孩子;但若當父母陷入自己低潮的情緒之中時,則不管孩子是否需要,他們也不給孩子注意力或愛的回應。在這樣不穩定的心理環境之中,孩子較容易變得焦慮不安。 (4)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Style)﹕ 這一型的孩子在母親离去時惊惶失措,但卻不像逃避型的紋風不動,也不像焦慮型窮追不舍,他們沒有應變策略,僵在那里不知要追母親或是不追。母親不在時,他們無心探索玩具世界,母親回來時,他們也不知對母親該怎么辦,該親近她還是逃避她。有個孩子在母親回來時,站起來,雙臂張開要母親抱,但雙腳卻不由自主地向后退避。這是一副极為傳神的圖畫,刻划出孩子內心強烈的沖突。對他而言,母親同時是他快樂与痛苦的來源,不親近會孤單,一親近卻受傷,心中极需要母親的愛,但那樣的愛中卻帶有那么大的痛苦。沒有母親(或愛的對象“Love Object〞)活不下去,有了母親卻要忍受痛苦,于是他在兩難之中不知所措。這樣心理受創的孩子大多來自暴力或病態家庭(例如亂倫,身、心或性侵犯的虐待等等),家中充滿痛苦与心理威脅。 幼年影響成年…
活在爱中的秘诀
基督徒家庭敬拜 Family Worship
基督徒教养儿女的原则和态度
一、基督徒教養子女的原則 1 管教是基於神的愛。 2 管教與責罰不同。 3 管教在責罰之前。 4 管教預警責罰的實施。 5 管教肯定子女是家庭裡的一員。 6 管教因著父母人性化的因素﹐是不可能完全的。 7 管教看來是難過的﹐但卻能帶來積極的結果。 8 基督徒父母需要獲得鼓勵﹐以實施管教。 9 管教與責罰若能適當配合運用﹐則能助益子女道德的建立。 二、教育子女的基本態度 1 配合子女的成熟發展教導道德規範。 2 事前預防勝於事後責備。 3 責罰子女需將人與事分開。 4 啟發子女的愛心。 5 培育道德之方法需前後一致。 6 說到做到。 7 維持最低限度的規則。 8 表達對子女的肯定及關懷。 9 容許子女有誠實的自由。 10 提供子女承擔責任的機會。 11 父母的教導態度一致。 12 不可銘印子女錯誤行為。 13 不要在子女間作比較。 14 不要取笑子女。 15 不要作無意義的威脅或賄賂。 16 不要畏懼拒絕子女的無理要求。 17 不要反覆無常。
簡譜制作方法
simMusic.zip 利用Microsoft的Word或WordPad,加載特制的兩种字体:SimpMusicBase.ttf(音階和基本音程符號)和 SimpMusicAccent.ttf(音階上面的和音、自由延長音等符號) 1. 點擊這裏下載 SimpMusicBase.ttf 和 SimpMusicAccent.ttf,到“控制面板”的“fonts” 中安裝兩個字体。 2. 在Word中先設定字体 SimpMusicBase 輸入基本音符或 SimpMusicAccent 輸入其他音符。 3. 按照下面的兩張字符對照表輸入:SimpMusicBase字体對照表、SimpMusicAccent字体對照表。 4. 完成后打印出來。范例“野地的花”。英文說明在這裏 SimMusic_Readme.doc。 5. 特別提示:SimpMusicBase字体對照表中列出的常用符號的快捷方式,您若需要輸入更多的符號,如高音5、6、7等,操作如下: 從Word的“插入”菜單,選擇“符號”,彈出“符號”小框体,您在其字体中找到“SimpMusicBase”,然后您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特殊符號了。 所有需要的文件壓縮包(zip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