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Madison
Menu
  • About CCCM 关于教会
    • Church Construction History 建堂历史
    • Constitution 宪章
    • Gathering Time 聚会时间
    • Our Faith Statement 信仰宣言
    • Vision 教会异象
    • Contact Us 联络和地址
    • Deacon Board 长执会
    • About CCCM
    • Disclaimer
  • Church Info 教会资讯
    • CCCM-Hymns 诗歌
      • Hymns 教会诗歌
      • HYMNS 诗歌 (JPG)
    • 迎新材料
    • Bible Reading 读经/灵修
    • General Documents & Forms 常用文件表格
    • Administration Use 管理区
  • Sermon 讲道/见证
    • On Youtube
  • Activities 活动和轮值表
    • Calendar 行事历
    • Schedule 轮值表
    • Sign Up Sheets
  • Photos 影集
Menu

Category: Christianity 基督信仰

CCCM Children Liability Waiver Form

Posted on August 16, 2013 by Admin

CCCM Children Liability Waiver Form

Read more

Draft of constitution change regarding church elders 关于长老宪章修改草稿

Posted on July 28, 2013 by Admin

第三节、长老 A. 会议主持  由长执会主席主持,如主持者是候选人时,则依次由灵修、总务或财务主持选举。 B. 资格  长老须具备提摩太前书三章一至七节和彼得前书五章一至三节的资格。  必至少当过一任本教会执事,为积极会员两年以上,或在其他教会当过长执三年以上,并且连续为本教会积极会员三年以上者。 C. 职责  根据新约聖经,长老的职责包括:照管(提摩太前书五章十七节),监督(提摩太前书三章一节),牧养和榜样(彼得前书五章二、三节),带领教会作为一个基督教会来完成基督的使命。. D. 提名:  由长执会完成提名后,长执会主席与被提名者联络并确定其接受提名的意愿。  长执会必须在选举二星期前公布此最后正式候选人名单。 E. 选举:  长老是教会领袖。合格的长老候选人须由长执会推荐,并在会员大会上,需有出席会员的四分之三以上投票才能通过。 F. 任期:  三年一任,可参选连任一次。连任之后隔两年可再参选。  第一届长老抽签决定任期:二分之一或以上为三年任,其余为二年任。 G. 选举日期:每年11月1日以前完成。 +++++ 参考 +++++ 第三章 長老、執事的選舉 一、 會議主持:由該教會長執會主席主持,如主持者是候選人時,則依次由副主席、書記或財務主持選舉。 二、 候選人資格: A. 長老資格: a. 生活是純潔而受敬重,並按聖經的教示。如彼得前書五:1~3;提摩太前書三:1~7;提多書一:5~9。 b. 必至少當過本教會一任之執事,為積極會員二年。或是在其他教會當過長執三年以上,並且連續為本教會積極會員三年(倘若其他教會也是台福教會時, 可改為二年)以上者。【26-6/2011.11.04】 B. 執事資格: a. 要有好名聲,且忠心參與教會救靈魂及其他聖工,並按聖經教示。如提前三:8~13。 b. 必須為本會一年以上的積極會員,並受洗二年以上者。…

Read more

2013 Southeast Chinese Christian Summer Retreat Audio

Posted on July 24, 2013September 1, 2017 by Admin

Special Subject Sessions

Read more

光照我心 ——靠主战胜抑郁症

Posted on April 12, 2013 by Admin

  我们发现很多人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并不了解,甚至有很深的误解。若是这样,我们如何帮助我们身边患病的弟兄姊妹呢?《生命季刊》最新一期发表了二篇有关战胜抑郁症的见证。下面是@“喜乐的平南”和他太太一起写的见证。 光照我心 ——靠主战胜抑郁症 生命季刊总第65期,2013年3月号 ■ 石平南/彭晖 第一部分:抑郁症的基本介绍(石平南) 抑郁症从整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来讲的话,是心理、生理和灵命的全人的紊乱。 因为有这几方面的问题,抑郁症的医治也比别的病要复杂,需要心理方面、生理方面和灵命方面同时的医治。 抑郁症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过度的悲观情绪的延续不退。我们知道人情绪的变化,是有高有低的,这都很正常。人通常都会经历短时间情绪的低落,但对抑郁症来讲,这种低落是持续的。 一般来说,情绪持续低落在两个星期以上的,医生才会认为可能是抑郁症。 两三天的情绪低落都很正常,这不是抑郁症。 另外,你会对以前曾经感兴趣的事情没有兴趣,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自己心里也是一种很冷漠的感受,你感觉不到别人对你的爱,自己也不能去爱别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你长期的失眠或睡眠不足,也容易患上抑郁症。我们知道睡眠不足是现代生活方式中常有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得抑郁症的很多的一个原因。 这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人常有很大的工作压力。 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厌食。像我抑郁症厉害的时候,我吃饭都困难。吃进去就想吐。这是比较厉害的时候。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多食。有些人得了抑郁症就拼命地想吃东西。 还有就是厌世,想自杀的感觉。 抑郁症患者中很多都有自杀的念头,有时候甚至有这样的冲动。像我自己严重的时候,开车的时候就有这种冲动,想去碰撞对面的车或者冲到路外去。并不是自己想这样,但就是有这样的冲动在里面。 抑郁症大概粗分有下面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慢性的抑郁症,就是长期的情绪低落,对事情不感兴趣,很冷淡,会自卑,但是还没有影响到日常的工作,你还是可以工作,但会长期地有这种感觉,常常觉得疲惫。 第二种是严重的抑郁症,就是所谓的临床抑郁症,这会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也无法工作。 严重的时候甚至连电视都看不懂,电视里说什么都听不明白,或者你看信件,那些字你都认识,但意思你搞不懂。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是你就是没办法弄明白为什么。 这种病很难跟没有经历过的人交流。 这种情况就需要药物的医治,甚至可能要住院。 第三种是躁郁症。 躁郁症的另外一个说法叫“两极情绪失调”。 一般人的情绪都是有高有低,但是躁郁症的振幅很大,高会很高,低会很低。 高的时候情绪会很高涨,精力充沛,而且思路敏捷,有很多的想法,很有创造性,睡觉可能都不需要太多时间,睡三、 四个小时就可以很有精力地工作。 但接下来就是很严重的情绪低落。 很多东西都搞不清楚,很多事情也无法作出正确的反应。 躁郁症在娱乐界和知识界很多,不少演员和作家有这样的问题。 韩国的女演员里面,有不少自杀的,是跟这个病症有关系。在作家里有海明威和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都是自杀的。 躁郁症自杀的很多,因为患者经过高潮以后,突然跌落到谷底,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四种是季节性的抑郁症,发病一般是在秋天和冬天。 因为日照比较少而造成这种病症。 第五种是产后抑郁症。 大家可能有这种经历的,知道母亲产后的情绪会比较糟糕,甚至会想到去死。 什么样的人会得抑郁症? 美国有关部门的研究表明患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种族,什么阶层的人都有。 在性别方面,他们发现妇女得抑郁症的机率是男性的两倍。 不过这个调查结果不一定反映出真实的情况, 因为男性一般不会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女性一般比较容易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抑郁症的病史,那你患抑郁症的可能就比较大。我的两个姐姐都有抑郁症。 我和我太太都有抑郁症,我们的孩子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触发抑郁症外在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 比如说亲人的死亡,生了孩子(产后抑郁症),离婚,或者小时候父母的离婚,或者工作的变迁,或者因为战争。 我们知道当兵打仗的,很多回来以后有抑郁症。 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场面,加上本身身体的问题,很容易触发抑郁症。 在美国的退伍军人中自杀的也不少。…

Read more

2013 美东南福音营

Posted on March 31, 2013September 1, 2017 by Admin

范学德-2013-03-24-有谁爱我 范学德-2013-03-22-耶稣何须人也 范学德-2013-03-23-投诉上帝 庄祖鲲-2013-03-23PM-信心的跳跃 庄祖鲲-2013-03-24-璀燦的新生命 庄祖鲲-2013-03-23AM-逍遥与拯救

Read more

泰坦尼克号上最后的英雄

Posted on March 31, 2013 by Admin

posted by Xiang Li, obtained from Promise of Rainbow 1912年4月15日凌晨,世界上最大的海轮沉入大西洋中,1500多名旅客丧生。全世界迅速报道了这一悲剧﹕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泰坦尼克不是一艘普通的轮船。它是一个漂移的旅馆,是一座海上的小城,是奢华和力量的象征。它在英国利物浦起航时,10万多人争相观看。当时只有七岁的伊娃.哈特是沉船中的幸存者,她1996年去世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泰坦尼克号的残骇是人类骄傲的纪念碑。 泰坦尼克号首次起航去纽约时,人们认为它是绝不会沉没的,有人甚至说﹕“上帝也不能使它沉没!” 当人们登上这艘豪华巨轮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是他们最后的航行;灾难临到他们的那天早上,没有一个人料到这是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天。至少有20对新婚夫妇在泰坦尼克上渡密月,只有一对夫妇活了下来。 八十六年以后,一部名为“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或译冰海沉船)风摩全球,影片以昂贵的珠宝为线索,把虚构的爱情故事,放在泰坦尼克号上。人们可能再次被这个历史悲剧所震慑,也可能被这个完全虚构的爱情故事所吸引。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泰坦尼克号上真正的爱的故事,也不认识泰坦尼克号上真正的英雄。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久,《泰坦尼克号上最后的英雄》一书出版。后来又由《橄榄出版社》再版。书中记述了一位旅客约翰.哈普尔的故事。 约翰.哈普尔于1872年5月29日出生在英格兰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1886年3月最后一个主日,13岁的约翰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17岁时他便在本地的街头布道、引人归主了。他喜爱神的话语,热心事奉。他白天在磨坊工作,工余就在街头布道。5、6年后,伦敦的一个 (Baptist Pioneer Mission) 吸收他作同工,从此他便全身心奉献自己事奉主。 1896年9月,他开创了自己的教会,即现在的“哈普尔纪念教会”(Harper Memorial Church)。刚开始时,只有25个人聚会,13年后他离开这个教会时,已增长到500多人。他牧会时,常常在教堂里通宵祷告,全教会数百名弟兄姊妹,他一一提名为他们代祷。在这期间他结了婚,但不久妻子不幸去世。感谢神,这短暂的婚姻给他留下了漂亮的女儿娜娜。 有意思的是,哈普尔一生中有好几次溺水的经历。他两岁半时,掉进了井里,差点儿淹死,被母亲救了上来。26岁时有一次他差点儿被海浪冲走;32岁时,他在地中海航行时,船漏水,他与死亡擦肩而过。可能是神使用这些经历预备他的将来。 哈普尔牧师带着他的女儿娜娜登上了泰坦尼克号。这是他第二次接受芝加哥慕迪教会的邀请,去芝加哥讲道。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前一个夜晚,人们看见哈普尔牧师在甲板上,热心地对一个年轻人传福音。带他信主之后,他看着西天的晚霞说﹕明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4月14日夜,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之后,哈普尔牧师立刻把他6岁的女儿送上了救生船。他弯腰与女儿吻别,告诉她,爸爸还会见到她的。夜空中闪砾的星光映照着他满脸的泪水,伴着甲板上《我愿与主更亲近》的圣乐,他转身回到沉船上慌乱、绝望的人群中去了。 当泰坦尼克那巨大的躯体开始倾斜时,人们看见他冲上前去,喊道﹕“让妇女、儿童和没有得救的人(指尚未得基督救恩的人—译者)上救生船!”几分钟后这艘巨轮就轰然断成两截了。1500多名旅客纷纷跳入或坠进海中,在冰冷彻骨的海水中浮沉,渐渐地冻死、淹死……哈普尔也是其中的一个。 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说,哈普尔牧师脱下自己的救生衣递给另外一个人说﹕“你比我更需要这个。别为我担心!我不会沉下去,我会升上去的!” 哈普尔牧师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急迫地向人传福音。冰冷的海水中,他从一个旅客游向另一个旅客,恳求他们接受基督。 这1528名在海水中挣扎的人中,仅有6人获救。其中一个年轻人后来作见证说,哈普尔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福音传给他,带他归向了耶稣。 这个年轻人爬上了一块船体的碎片。哈普尔牧师在水中挣扎着靠近他,喊到﹕“你得救了吗?” “没有。”年轻人答道。 于是哈普尔牧师大声喊着圣经里的话说﹕“信靠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 年轻人没有回答。转眼间他就被海水冲远了。 又过了几分钟,水流又把两个人聚集到了一起。哈普尔牧师再一次问他﹕“你得救了吗?” 答案仍旧是﹕“没有。” 哈普尔牧师用尽他最后的一口气喊到﹕“信靠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然后他就永远消失在海水中了…… 就在哈普尔牧师被海浪冲走的那一刻,就在那一片漆黑的海洋中,这个年轻人决定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基督。 四年以后,“泰坦尼克号”所有的幸存者在加拿大多伦多聚会。这个年轻人流泪作见证,讲述约翰.哈普尔牧师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瞬间带领他归向主耶稣。 好莱坞记得这个故事吗?当然不会。但那又有什么呢?神的仆人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当灾难来临时,当人们抢着上救生船,当人们只想着救自己的时候,约翰.哈普尔牧师为了使更多的人得救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约翰福音15:13)神的仆人就是这样爱人的。

Read more

基督教圣经的汉译历史 (赵晓阳)

Posted on March 31, 2013 by Admin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苏的门徒等着述的汇编。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最早可推至唐朝。公元635年,东方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阿罗本从波斯抵达西安传教译经,据公元1625年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其中有「真经」、「 旧法」、「经留二十七部」和「翻经建寺」等语,証实在唐朝时已有翻译圣经,并有一部份译本出版与流传,但并非全译,译本亦已失传。元朝,天主教方济各会派传教士到中国传教,…… 基督教圣经的汉译历史 赵晓阳 助理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 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 启示录四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着述的汇编。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最早可 推至唐朝。公元635年,东方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阿罗本从波斯抵达西安传教译 经,据公元1625年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其中有「真经」、「 旧法」、「经留二十七部」和「翻经建寺」等语,証实在唐朝时已有翻译圣经,并有 一部份译本出版与流传,但并非全译,译本亦已失传。元朝,天主教方济各会派传教 士到中国传教,科维诺主教於1305年1月8日从北京寄给罗马教皇的信中提到,「现在 我已将全部新约和诗篇译成中文,并请人用最优美书法抄写完毕。」 但未见流传。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入中国传教,未见圣经中文译本出版,只是在他们 的中文着作和供信徒诵读的问答中引用了一部份经文。约在1700年,法国天主教传教 士巴设(Jean Basset)曾翻译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1739年由英国人霍 奇森带到伦敦,存於英国伦敦博物馆,但是否为巴设所译,尚待考証。18世纪末,法 国耶稣会传教士贺清泰(Louis de Poirot,1735-1814)才陆续将圣经从拉丁文译 为官话,章节与拉丁文圣经不同,且没有全部翻译, 未刊行,亦未得流传。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从语言角度可分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两大类。汉语译 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一、文言译本,即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 );二、半文半白译本,即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 Version );三、口语体译本,包括官话译本(Mandarin Version)、又称白话文译本和方言 译本(Colloguial Version)、又称土白译本。从文字角度包括汉字译本、国语注音 字母译本、由传教士创造的教会方言罗马字译本、王照注音字母本及中外文对照本。 此外,还印刷过盲文版汉语圣经。就版本而言,有单卷本、多卷本、新约全书、旧约 全书、新约附诗篇、新旧约全书等,总数达千种以上。仅以在中国影响最大、出版销 售各种版本圣经是美华圣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 大英圣书公会(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和苏格兰圣经会(National Bible Society…

Read more

艺术家的宗教心灵

Posted on March 31, 2013May 16, 2023 by Admin

艺术家的宗教心灵 文艺复兴三巨匠 ── 达文西、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作者∕陈韵琳 宗教变成政治的时代 丰富人性与欢愉人生都被压抑的时代 达文西的宗教心灵与神秘体验 拉斐尔的宗教心灵与神秘体验 米开朗基罗的宗教心灵与神秘体验 宗教变成政治的时代 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拉斐尔,Raphael [Raffaello Sanzio](1483-1520)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文艺复兴三巨匠 ── 达文西、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出现的年代,正是西方世界面临精神危机的严重关头。漫长一千年历史中最重要的精神核心基督教信仰、以及在历史中逐渐统揽政治大权的宗教领袖、宗教体制,都面临从外部来、从内部自身主动生发的挑战与质疑。 这种危机,绝对跟宗教领导者在政治权势上、道德上的腐化有关,而十字军东征,显然不仅没有蔚为宗教复兴,反而造成理想主义者大量的死亡 ── 不管是精神上的、或肉体上的死亡。此外黑死病一百年间在欧陆无法抑止的席卷,造成三分之一的人口消逝….,更使朝不知有夕的人心惶惶不安。 因此,在文艺复兴三巨匠出生之前的一百年间,大致是如下的景观: 宗教界的权势腐化与道德混乱:包括有三个教皇同时说自己是上帝所委派。 十字军东征后遗症 ── 狂热基要宗教主义。这后遗症造成异端裁判所的不停处决其它宗教信仰者诸如犹太教或回教徒、或企图改革教会弊病的理想者、或无辜的百姓。 神秘主义浪潮。很多人都冀望透过祈祷与上帝产生直接的认识、以了解祂的心意。(这多少跟对教会体制的不信任、对教会宣讲信息的疑惑与不满足感有关。) 强调道德与灵性的秘密结社兴起。最有名的算是直接影响后来的「兄弟共济会」的组织的秘密结社。 因战争与黑死病,产生强烈的「末世到了」的阴影,因此在艺术上到处可发现「死亡之舞」。 与「末世临近」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出现「鞭笞派」,他们用皮鞭互相抽打,直到遍体鳞伤、鲜血四溅。 游走四处宣讲道理的传道者很多,他们以其警世与劝勉,吸引非常多跟随者。但这样的传道者,并不隶属于教会体制,甚至对教会造成威胁。 正规教会组织下的教士们,道德沦丧不学无术者比比皆是。 开始有人企图从圣经中找出教义根基,以驳斥现在的教会状况,譬如约翰‧威克里夫、约翰.胡斯等。 丰富人性与欢愉人生都被压抑的时代 这一切景观中所蕴含的精神危机,隐伏着,然后透过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便渐渐引爆开来。 文艺复兴的众参与者,被冠以人文主义(humanities),这个字的含意中,是有着「人性」的定义。我们会发现,这是对中世纪以来直到文艺复兴前出现的精神危机的一大反扑。 文化本身呈现的是集体人群的精神活动,当文化因压抑、或过分高抬某种观点,导致强烈失衡而出现危机时,文化便会摆向另一端。这在文化思想史中例子多的不胜枚举。 整个中世纪,一直强调末世审判并死后的世界,活着的人生一直被压抑着刻苦着,完全不鼓励欢乐,过分强调灵与精神,对肉体的极度贬抑,这一切都使人性与生命的欢愉、亲情爱情的礼赞不被重视。而文艺复兴,恰好就是透过一个古典文艺的再发现中,把这被否认掉、却真实存在的人性与生命的本质复燃起来。 绘画雕刻界一开始的文艺复兴,是企图透过希腊罗马雕刻作品的发现研究,找到一种可以描述真实空间与真实肉身的方法。这段时间,再没有比形式的突破更让人兴奋的了。这就是为什么乔托绘出的人体有重量感、马撒其奥画出教堂祭坛的深远空间,会让那么多画家如此兴奋,像朝圣者般,纷纷前往观察研究。 达文西、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所在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发展到颠峰之刻,形式的一再突破,已经使当时代人准确描绘人体与空间,不再有太大的困难。 可是,人文主义者所着重的「人性」的表达,是远比「形式表现」要宽广深远的多的。达文西、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之所以把文艺复兴推向高峰,正是因为他们善用已发展出来的形式技法,表达人性与他们对人生的理解。这正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但也因此,他们把文艺复兴推向尾端,预备着另一个艺术时代的开启。 达文西的宗教心灵与神秘体验 达文西不只是艺术家而已。现今我们很难想象,竟然有一个艺术家同时集艺术、科学、文学、诗、音乐、哲学、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 这个左撇子写字歪歪倒倒很难辨识,其实根据后人揣想,这种潦草字体,有可能是要遮掩自己在科学上的新发现,让这些新发现能被记录下来,又不会因此被视为异端危及自己的生命。后人在其笔记中辨识出「太阳是不动的」的记录。这新发现,让后来的哥白尼伽利略惹上不知多少的麻烦,而达文西早就发现,也隐藏的记录下来了。 以达文西这种科学背景,当然他会使人体、空间、大气与地质的绘画出奇制胜。后人在其「岩石中的圣母」画中对岩石的刻画之精准,没有不赞叹称奇的。 但是在这样的精神危机的时代,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科学家,要如何调和其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呢。 我们会发现,达文西在其绘画中的确暴露出他个人的信仰危机。 1.贤士朝圣 ── 怀疑、勉强的相信 看放大图…

Read more

我已心满意足

Posted on March 31, 2013 by Admin

original from newland 亚奎那(Thomas Aquinas)曾说过,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均在寻求快乐。我需要快乐,又有谁不要呢?这句话在几年前正是我的最好的写照。 我一直讨厌孤独,我常问自己:我是谁?当时若有人劝我吸毒,我必然会立刻接受的,因为我心中充满了挫折、空虚的感觉,我希望能为自己的人生问题找到满意的答案。 最初,我想也许受教育是个好办法,放眼看我们四周的领袖人物,那个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呢?于是我进了大学,我常与同学谈及这方面的问题,但大家都没有答案。我的教授们,他们能告诉我如何去追求一个舒适的生活,却没有办法告诉我怎样去过一种满足的生活。 接着我想也许声望能带给我快乐,因此我开始参加竞选大学一年级的系代表,我拉到不少选票,因此顺利地被选上了。最初那种感觉真不错,你有机会认识校园中的每个人,掌权作重要的决定,又能指使你手下的人。但几个星期过去,新鲜感就随着消失了。许多学生带着他们的问题来找我谈。但我只能对他们说:“孩子们,我没有办法帮你忙,我自己的问题都顾不了。” 这时我注意到校园中另有一群学生与教授们,他们却与众不同,他们没有被环境所压倒,反而好象是驾驭在难处之上似的。 我快不快乐,过去一定要看环境而定,如果万事如意,我就快乐,如果事事不如意,我就不快乐。如果我的女友爱我,我则有如行在九重天之上,如果她离我而去,我就沮丧到极点。 在观察他们好一阵之后,我单枪直入地问这些基督徒们:“是什么使你们生活改变的?”一个年青女孩仰着头,笑着对我说:“耶稣基督”。 我望着她说:“小姐,别给我来这一套,宗教我是看够了,教会我也看够了,别来跟我传教。”但她却说:“我没有跟你传教呀!我也没有劝你上教会,我只提了一下耶稣这个名字。”于是我向她道歉。 这些基督徒告诉我,基督教并不是一种宗教,乃是一种关系。这有如当头一棒,因我一直很注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然后你知道怎样来着?他们竟向我挑战,要我去考查耶稣关于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的宣称。我心想这真是好笑了(我过去一直觉得基督徒有两个大脑,一个迷失了,另一个又出门去找那个迷失了的。)但这些人一直向我挑战,于是我最后答应下来。 结果,我却找到许多前所未知的历史证据。我上过许多人文主义的课程,听惯那些傲慢的教授在台上所发表的意见,所以我也一直认为,如果这些教授不信基督教,也没有人能拉我去信。但现在我却突然发现,我是根据教授们的偏见拒绝基督教的。 我心中起了很大争战,我是法律预修科的学生,我现在相信上帝藉着耶稣来到世界上,上帝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又由死里复活,直到今日上帝仍是活着的。但我的意志却不允许我的心去接受这个真理,我成了一个在理智上不诚实的人。 每一次当我见到这群快乐的基督徒,我心中的争战就来得更激烈一点。你尝过当你心情不好时,却坐在一群快乐的朋友旁边的滋味吗?我有,那滋味可真不好受。不久,我知道我该好好做个决定了,因为我甚至连夜里都睡不安宁──我知道我若不设法把这件事解决,我也许会发疯。 我有两种选择的佘地,我可以邀请耶稣基督进入我心里,做我的主与救主,我也可以一口拒绝与上帝发生关系。 幸好我还头脑清楚,能将这件事彻底地想想。十九年来我一直对自己的生活不满,现在我遇见一群朋友,他们说他们在耶稣身上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满意的答案,我若不把这耶稣拿来试一试,岂不是个傻瓜么?我知道若全世界就只有我这么一个罪人,耶稣还是会来为我死的。 在12月的一个晚上,8点30分,我成了基督徒。我记得,因为我亲自在场。 那晚,我确定没有人在偷看。我的朋友唯一看见我跪在地上的时候,也不外是我忙着调电视时。但那夜我跪下来,祷告说:“主耶稣,谢谢你,因你为我死在十字架上。”接着我告诉上帝,我知道自己是个罪人,“罪”这个字在过去我是绝口不提的,我以前认为只有象说谎、杀人、行不道德的事才是罪,但我现在知道故意藐视神、对神视而不见就是罪,于是我求神饶恕。 接着我祷告说:“耶稣,我邀请你进入我生命当中,作我的救主与主,我也把自己的意志交在你手里。”最后,我凭着信心,感谢神已经进入我心里。 站起来时什么都没有发生,天没有打闪电,我也没有长出两个翅膀。但接下来有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我的生命却起了革命性的改变。 我大约在第六到第八天左右开始看出自己的改变。过去我是个不安定的人,我总得到某个地方去,或跟某人在一起,我受不了孤独的时候,我的心思好象迷宫,对凡事我都不能多想。但那夜当我作过那项最重要的决定之后,我第一次开始有平静的感觉,这不是说我心中不再有争战的时刻,但我能知道怎么处理它了,因我心里有了真正的平安。这种感觉很难形容,希望你也肯来试试,便知道了。 过去我是个坏脾气的人,很容易和人起争执,但当我变成基督徒以后,几时我感觉到心中的平静几时就变得没有脾气了。我的朋友固然注意到我的改变,但我的敌人却比他们发现的更早。 在做基督徒前,我心中藏着许多恨意,我并没有真正把这些恨意表现出来,但它们却都在我心里。我看不起黑人、黄种人、印地安人与白人。为什么?因为凡与我不同的人,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但有一个人却是我真正最恨的──那就是我的父亲。在我看来,他是镇上酗酒最凶的一个人,我的高中同学常把他在镇上发酒疯的情形,当作笑话说给大家听。我听后跟他们一同笑,但心中却暗暗流泪。当我朋友来我们家玩时,我常用绳子把他绑在屋外的马厩里,骗朋友说他有事出去了。我甚至好几次在他的威士忌酒瓶中下毒想毒死他。 但等我变成基督后,上帝却把我心中的恨拿去。父亲到医院来看我,他说:“孩子,你怎样会爱一个象我这样的父亲”?我说:“爸爸,六个月前我是不会的,但现在因为有耶稣住在我心里,我不但爱你,也能爱其他人”。 我告诉他耶稣如何改变我的生命,45分钟后他跪下来,接受耶稣作他生命的主。当他再抬起头来时,他立刻成了一个新人,仿佛有人伸手把灯打开似的。自从信主后,他只碰过一次酒瓶。 十三个月后他死了,但在这十三个月当中,我们镇上及邻镇上有许多人因为看见我父亲改变了的生命,也因此信了耶稣基督。 这就是我为什么相信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革命领袖,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相信与人分享自己的信仰,乃是我对自己生命最好的一种投资。 过去我因为心里没有平安,我必须经常忙个不停。但现在我忙却有另一个原因:因为我心中有平安,我现在已是个心满意足的人了。

Read more

爱城故事

Posted on March 31, 2013 by Admin

from 彩虹之约 作者:欣林 | 出处:未知   “你是来旅游吧?” “不,我是留学生。” 八七年八月,从旧金山飞往锡德腊皮兹(Cedar Rapids, Iowa)的早班飞机上,乘客不多,个个睡眼朦胧。只有我脸贴舷窗不住向外张望。这时空姐走过来搭话。 “去哪里呢?” “爱荷华城(Iowa City)。到爱荷华大学去(University of Iowa)。” “为什么选中那里?大学有很多嘛。”空姐刨根问底。 “我的妻子在那里呀。”我不假思索。 “完美的答案!” 我俩都笑了起来。爱人一年前赴美求学,正在那所大学读数学博士。久别后重逢的喜悦激动着我,心早就到了那梦魂牵绕的小城。 和我的故乡北京比,爱荷华城可真是太小了。五万多人的大学城,连一座高楼都没有,简直不像美国。可我却喜欢这地方。爱城,多好听的名字。湛蓝的天空下,绿草如茵。 爱荷华河从南边奔流而来,到这里轻轻带住脚步,把起伏的山丘分为东西两岸。两岸山坡绿树丛中各色小屋隐约可见。宁静安详,远离都市的喧嚣。女作家聂华苓是这里的教授。她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把许多作家带到这小城。贾平凹,韩少功,北岛……都曾在这世外桃源谈书论文,怡然自得。 田园风情,人心淳朴,小城是读书的好地方。学生的生活紧张忙碌。我读计算机,妻子读数学,儿子上幼儿园。三个人每天在课堂、实验室、Day Care(日托所)、图书馆和住所之间走马灯似地转。小城有一间华人教会。每到星期日,当街支起一个大牌子:“爱城华人教会──陈仰善牧师”。我对那里边的世界并无兴趣。功课、实验、奖学金和学位已经够我忙的了。读书之余,除了带着儿子到山坡下校美术馆Hancher前的空地上骑车,便是在停车场鼓捣旧车。修自家的老爷车,也搭手帮助修朋友的。和几个乐于此道的同学结成好友。因为常常把手弄得满是油污,便谑称自己是“黑手党”。 这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持续两年,故乡突如其来的那场暴风雨浇灭了我心中的赤子之火。 对过去曾相信过的理念彻底绝望,对未来一片茫然。我试图振作起来,好好念书,先拿下学位再说。而妻子则开始带着孩子出入教会的门了。奇怪,那次在商场,当两个香港同学拿着新约圣经要送给我时,不是她拉着我就走,还嗔怪说“怎么被这种人缠住了”吗?如今却自己要去。不过也好,只要她心里快乐平和。住我们楼上,我素来敬重的蓝大哥也是基督徒呢。儿子若能在教会中学些道理,也强似在家闲玩。至于我自己就免了。哪里有神?奋斗到今天还不全靠自己。每到星期日,我把妻?雍投铀偷侥强榇笈谱忧埃缓笠煌吩笛槭摇? 不知不觉间,妻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素来急躁、好忧愁的她,变得沉静而温和了许多。对公众的事也更热心了。这年还做了学生会主席,我却成了不是主席的“主席先生”。鞍前马后地跟着忙。 一天,她小声却又兴奋地告诉我:“我信主啦!” 你──信──主──了?这里面的含义,我一时不能完全体会。于是跟着她去听牧师讲道。这牧师讲的逻辑不通嘛!回家的路上,我把一连串的问题撒向妻子,她也答不上来。算了,还是去我的实验室吧。我更加努力读书,跨越一个个考试,似乎离人生目标越来越近了。 那是九一年的秋天。万圣节刚过,天灰蒙蒙的。星期五早晨,我紧跑几步赶上校车,见到住在三楼的山林华坐在靠门的长条座位上。“嗨,还好吗?”我在他身边坐下。“挺好的。我的岳父来了。我们刚从伊州香槟大学回来。下午系里有Seminar(研讨会)。”小山答道。小山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博士资格考试时成绩之好,让遥遥落后的美国同学汗颜。体育也棒,足球场上的骁将。平时又乐于助人,还是前一届的学生会主席。 最近好事盈门。论文获奖,又在本校物理系找到工作。一下子跳出学生之列,成了研究员(Research Investigator)。小山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我为他高兴,也在心里为自己鼓劲。 下午,我在校行政大楼外等车。凉风一阵紧似一阵,空中开始飘起了初冬的雪。突然,两辆警车飞驰而来,嘎然停在楼前。警察跃出车门,曲臂举枪在脸颊。一边一个,直扑楼门。先侧身窥探,猛地拉开门冲进去。这场景与世外桃源般的小城构成极大的反差。 我心里疑惑,这是拍电影吗? 刚到家电话就响了,好朋友祖峰打来的。 “物理系有人打抢!” “什么!是谁?” “不清楚。有人死了!” “啊!……”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电话铃不停地响。我家成了学生会的信息中心和会议室。一连串的坏消息构织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三点三十分,物理系凡艾伦大楼309教室。山林华和导师克利斯多弗.高尔兹(Christoph Goertz)教授,另一位教授罗伯特.施密斯(Robert Smith)及新生小李等许多人在开研讨会。突然,山林华的师兄,中国留学生卢刚站起身,从风衣口袋里掏出枪来,向高尔兹、山林华和施密斯射击。一时间血溅课堂。接着他去二楼射杀了系主任,又回三楼补枪。旋即奔向校行政大楼。在那里他把子弹射向副校长安妮和她的助手茜尔森,最后饮弹自戕。 我们惊呆了。妻子握着听筒的手在颤抖,泪水无声地从脸颊流下。小山,那年轻充满活力的小山,已经离我而去了吗?黑暗中,死神的面孔狰狞恐怖。 谁是卢刚?为什么杀人?翻开我新近编录的学生会名册,找不到这个名字。别人告诉我,他是北大来的,学习特好。但两年前与系里的中国学生闹翻了,离群索居,独往独来,再后就没什么人知道他了。听说他与导师颇有嫌隙,与山林华面和心不和,找工作不顺利,为了优秀论文评奖的事与校方和系里多有争执。是报仇,是泄愤?是伸张正义,是滥杀无辜?众口纷纭,莫衷一是。 枪击血案震惊全国。小城的中国学生被惊恐、哀伤、慌乱的气氛笼罩。血案折射出的首先是仇恨。物理界精英,全国有名的实验室,几分钟内形消魂散,撇下一群孤儿寡母。 人家能不恨中国人吗?留学生还待得下去吗?中国学生怕上街,不敢独自去超市。有的人甚至把值钱一点的东西都放在车后箱里,准备一旦有排华暴动,就驾车远逃。 一夜难眠。该怎么办?大家聚在我家,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由物理系小雪、小季、小安和金根面对媒体,开记者招待会。实况转播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们追思老师和朋友。讲着,回忆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看的、听的,心里都被触动了。一位老美清洁工打电话给校留学生办公室主任说,“我本来挺恨这些中国人!凭什么拿了我们的奖学金,有书读,还杀我们的教授!看了招待会转播,我心里变了。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请告诉我,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从危机中透出一线转机。学生会又召开中国学生学者大会。教育系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副校长安妮。安妮是教育学院的教授,也是许多中国学生的导师。她是传教士的女儿,生在中国。无儿无女的安妮,待中国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学业上谆谆教导,生活上体贴照顾。感恩节、圣诞节请同学们到家里作客,美食招待,还精心准备礼物……千不该,万不该呀!不该把枪口对向她!同学们为安妮心痛流泪。 安妮在医院里急救,她的三个兄弟弗兰克、麦克和保罗,火速从各地赶来,守护在病床前。人们还存着一丝希望。两天后,噩耗传来。我面对着安妮生前的密友玛格瑞特教授,说不出话来。她脸色严峻,强压心中的哀痛,手里递过来一封信,同时告诉我,安妮的脑已经死亡,无法抢救。三兄弟忍痛同意撤掉一切维生设备。看着自己的亲人呼吸一点点弱下去,心跳渐渐停止而无法相救,这是多么残酷的折磨!在宣布安妮死亡后,三兄弟围拥在一起祷告,并写下了这封信。这是一封写给卢刚父母亲友的信。信里的字句跳到我的眼里: “我们刚刚经历了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在我们伤痛缅怀安妮的时刻,我们的思绪和祈祷一起飞向你们──卢刚的家人,因为你们也在经历同样的震惊与哀哭……安妮信仰爱与宽恕,我们想要对你们说,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们的祷告和爱与你们同在……” 字在晃动,我读不下去了。这是一封被害人家属写给凶手家人的信吗?这是天使般的话语,没有一丝一毫的仇恨。我向玛格瑞特教授讲述我心里的震撼。接着问她怎么可以是这样?难道不该恨凶手吗?公平在哪里?道义在哪里?他们三兄弟此刻最有理由说咒诅的言语呀。教授伸出手来止住我,“这是因为我们的信仰。这信仰中爱是高于一切的。宽恕远胜过复仇!” 她接着告诉我,安妮的三兄弟希望这封信被译成中文,附在卢刚的骨灰盒上。他们担心因为卢刚是凶手而使家人受歧视,也担心卢刚的父母在接过儿子的骨灰时会过度悲伤。唯愿这信能安慰他们的心,愿爱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 我哑然无语。心中的震撼超过了起初。刹那间,三十多年建立起来的价值观、人生观,似乎从根本上被摇动了。 难道不应“对敌人严冬般冷酷无情”吗?难道不是“人与人的关系是阶级关系”吗?难道“站稳立场,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勇于斗争”不应是我们行事为人的原则吗?我所面对的这种“无缘无故的爱”,是这样的鲜明真实,我却无法解释。我依稀看到一扇微开的门,门那边另有一番天地,门缝中射出一束明光………

Read more
  • Previous
  • 1
  • 2
  • 3
  • 4
  • 5
  • 6
  • Next

Recent Posts

  • 2023 中秋聚会
  • Sunday (VBS and Graduation)
  • 2023 Summer VBS
  • 长老按立和传道就职典礼
  • All Hands Meeting

Categories

  • Art and Hymn 艺术与圣乐
  • Articles 文章
  • Bible 圣经
  • Chen's Mailbox 陈老师信箱
  • Chinese 中文学习
  • Choir诗班文艺
  • Christianity 基督信仰
  • Culture 信仰与文化
  • Entertainment 娱乐
  • Events 活动
  • Family关注家庭
  • Marriage夫妻关系
  • Ministry事工
  • Parenting亲子教育
  • Psychology深度心理学等
  • Sermons and Testimony 讲道与见证
  • Spiritual Formation 灵修见证
  • Testimony生活见证
  • Uncategorized

Archives

  • August 2023
  • July 2023
  • June 2023
  • May 2023
  • March 2023
  • January 2023
  • December 2022
  • October 2022
  • March 2022
  • July 2021
  • November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July 2019
  • June 2018
  • March 2018
  • February 2018
  • December 2017
  • Nov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ne 2017
  •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June 2016
  • March 2016
  • November 2015
  • January 2015
  • December 2014
  • November 2014
  • September 2014
  • August 2014
  • May 2014
  • April 2014
  •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3
  • November 2013
  • Octo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April 2013
  • March 2013
  • February 2013
  • September 2012
© 2023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Madison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